序言
親愛的讀者:
讚美安拉!全能的主!他賜予了我們伊斯蘭信仰,讓我們從信仰中獲得安寧!願主賜先知穆罕默德平安,他引導人類從黑暗走向光明!
每一個心智健全的人都知道,這個世界是爲了某個目的而被創造出來的。爲了實現這個目的,全能的安拉給人類派遣了使者,讓他們帶著宗教信仰引導人類。所有這些宗教信仰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被稱作伊斯蘭。伊斯蘭是安拉賜予人類的最偉大的禮物,人們可以通過信仰伊斯蘭而保留住自己天性中的純潔,從而把自己的世界變成一座玫瑰花園。我們的內心深處是對回歸造物主的深切地渴望,伊斯蘭信仰中的認主獨一 (tawhid) 使這一渴望有了變成現實的可能,它使我們的精神回歸我們的主,而這正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要想成爲安拉的忠誠的僕人,就必須更深層次地理解伊斯蘭的各個方面,幷按照戒律行事。那些在形式上和精神上都能夠高水準地實踐宗教信仰的人將得到安拉的愛與報酬,而那些忽視安拉邀請人類回歸於他的人也註定將在後世成爲一個虧折者。藍色的天空用驚雷和暴雨毀滅安拉的敵人,它從來沒有爲罪人流過一滴淚;曾經照耀著法老、奈姆魯德和其他不幸的人的城堡和宮殿的太陽,今天照耀著的是他們王國的廢墟――沒有一個人得到了他們曾經希望得到的永生。但忠誠地服從安拉的人卻獲得了幸福和回賜。
伊斯蘭信仰的本質是宣稱“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宣稱了這一事實之後,這個人即成爲了信士。但伊斯蘭幷不是只有教義的宗教,它還要求信士們用善功來完善自己的信仰。
神聖《古蘭經》總是把信仰安拉和立行善功一同提及,只有通過向全能的安拉禮拜幷立行善功,信仰才能得以完善。歷史上,那些完善了自己的信仰的信士們發現,生活中的困難和非信士的恐嚇都不是阻礙自己的信仰得以完善的障礙:當暴君法老王殘酷地懲罰相信了穆薩 (願主賜他平安) 的術士們時,他們幷沒有放棄信仰,而是說:“我們的主啊!求你把堅忍傾注在我們心中,求你在我們順服的情狀下使我們死去。”(《高處》7:126 馬堅譯) 蘇瑪亞害怕小小的針刺,卻毫不畏懼燒紅的烙鐵――這是非信士們因爲她堅定不移地信仰伊斯蘭而對她進行的折磨;她的丈夫也一樣因爲拒絕離開伊斯蘭的大道而最終被殘忍地殺害了;還有早期的那些因爲信仰原因而被扔進野獸籠子裏的基督徒們,他們寧願品嘗殉難時精神上獲得的愉悅,也不願背棄對上帝的獨一性的信仰。先知 (願主賜他平安) 的夥伴們和伊斯蘭出現以前的其他神聖宗教信仰的追隨者們用生命不斷地證實了信仰是可以徵服懷疑的。
歷史作證,當穆斯林們按照全能的安拉的命令實踐了伊斯蘭時,以高尚著稱的文明就體現在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他們也站在了科學、政治、經濟和其他生活領域的最前沿。但是,當他們放棄了實踐伊斯蘭,或者只在形式上而未在精神上實踐伊斯蘭時,他們就在相應的方面失去了力量與和諧,也不再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研究領域裏的領導者,因此,我們確實需要再一次帶著誠摯回歸我們的信仰,不僅僅是在形式上,還要在精神上實踐伊斯蘭!
帶著這樣的想法,在本書中,我對伊斯蘭的精神尺度進行了分析。首先,我對我們的信仰的基礎進行了探討,幷盡我所能地揭示了我們的信仰的背後所蘊含的智慧;然後,根據信仰的原則,我對伊斯蘭禮拜的各個精神層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作爲一種信仰,儘管伊斯蘭因其被實踐的程度而著名,但遺憾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實踐卻普遍缺乏伊斯蘭精神。人們機械地遵照禮節行事,就好像這是一種社會風俗,卻不具備伊斯蘭精神。本書列舉了許多先知及其夥伴們以及蘇菲們的生活中的故事,旨在闡明伊斯蘭所崇拜和敬仰的精神光芒。書中引用了魯米、優努斯·艾米熱和其他蘇菲派大師們的詩作,目的是把我們對實踐伊斯蘭精神的熱情和禮儀結合在一起。
本書對施捨和繳納天課進行了強調,深入地分析了伊斯蘭的經濟哲學,充分地論證了在物質世界裏施捨和繳納天課的內在價值。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需求上,伊斯蘭都一樣給予了指導,因此在本書中,我對伊斯蘭的經濟戒律進行了強調,以幫助我們戰勝物欲。
我要特別地感謝穆罕默德·艾希邁裏 (Mr. Muhammad Eshmeli) 先生,在撰寫及編輯本書的過程中,他給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我爲那些參與到本書的出版過程中來的兄弟們祈禱,我還祈禱這本書能夠讓人們得到精神上的祝福,幷繼而成爲人們在後世獲得安拉的恩惠的源泉。
我還要特別地感謝蘇萊曼·德林博士 (Dr. Suleyman Derin) 和阿裏·闊塞博士 (Dr. Ali Köse),他們給本書的翻譯工作給予了無私地幫助;感謝編輯們,他們努力地讓這本書盡可能地清晰明瞭。願安拉接受他們善意的努力幷賜給他們豐厚的報酬。
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精神上,願安拉讓那些被本書打動的人受益,讓他們對伊斯蘭的理解更加深入。當我們在後世見到安拉時,願安拉賜予我們下麵這節經文所闡明的光明中我們應得的那一份:“他的宗派中,確有易蔔拉欣。當時,他帶著健全的心靈,來見他的主。” (《列班者》 37:84 馬堅譯)
阿敏!
奧斯曼·努日·托普巴希
2003 年 1 月 16 日
伊斯坦布爾